学工队伍

当前位置:首页>>学生工作>>学工队伍

跟新生家长朋友聊聊孩子

发布时间:2019-09-30   浏览次数:0

     

        跟新生家长朋友聊孩子

亲爱的2019级新同学家长:

您好!

十月微秋,凉风阵阵泛起,既带走了九月的燥热,也送来了金秋的收获。首先我们要恭喜您得偿所愿把孩子送进了理想的大学,还要感谢您选择了我们,衷心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永远是家中最重要的部分,家庭最大的支出没有其他,肯定是孩子。为了孩子的学习、成长,您操碎了心、累白了发,牺牲掉个人几乎全部的时间与爱好!作为老师,同时也为人父母的我们对此感同身受!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相信您一定惦记着在学校的娃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安,能努力争气、学到真本事,将来能有出息、过上他(她)自己幸福的生活。当然也有的父母“豁达”一些:“孩子上大学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把孩子交给学校我就不操心啦!”于是乎,孩子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自己也该歇歇了……

以我们多年带学生的经验,进入大学后,您的孩子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有些问题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业,甚至危及健康和安全。请您放心!老师们一定会对学生严格管理,同时用心关爱他们,给予及时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但是,毋庸置疑,家庭永远是学生成长最有力的支撑,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老师有些话,学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有些心里话孩子更喜欢跟父母讲,遇到了现实的困难最终还是需要父母来帮助解决……所以良好的家校合作是学生培养的重要基础。

孩子是您的,也是我们的。为了把孩子培养好,我们有一些心里话要和您聊,希望这些话能帮助您释然一些担心,找到家庭努力的方向,构建畅通和谐的家校互通渠道,共同助力您的孩子健康成长、学有所成。

孩子上了大学真的不用家长操心了吗?

我们对2019级新生充满期待,愿倾全力帮助他们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茁壮成长,帮助他们实现“语通世界、心怀天下”的梦想。请您相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永远是大学初心不改的根本任务!我们将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学生的学习,严格学生管理,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想把学生培养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那些认为孩子进了大学不用家长再操心的想法也是危险的!我们带过的学生中,就有个别学生因痴迷网络耽误了学业,有的盲目自信、不善理财陷入了“校园贷”,有的轻信他人误入传销,有的擅自在校外住宿违反学校纪律、危及个人安全,有的出现严重心理问题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挽救了部分学生,但仍然有个别学生被迫中断学业,极个别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得不说这是学校和学生家庭的悲剧!

我们知道,孩子大了,应该给予他们信任。但是“信任”并不等于“放任”。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社会阅历不深、生活能力不强、自控力偏弱、应对各种挫折的经历和办法还不多;而作为家长,您又不能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好多事情鞭长莫及,孩子有时会陷入孤独和无助。这就导致您的孩子会面临种种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甚至危险,如果学生不主动求助,让辅导员做到明察秋毫并及时给予帮助就显得特别困难。相对于辅导员,家长才是更了解他们的人,也最容易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所以,孩子上大学了,这个“心”您还得“操”!从严格监管的中学生活过渡到相对宽松、“自学自律”的大学生活,学生需要适应,家长朋友们也需要用心构建和谐、信任、亲密的亲子关系,随时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引导。从这个角度讲,孩子进入大学,您的担子可能会更重了。所以对孩子一定要多询问、多观察,发现问题对学校不隐瞒,要及时和辅导员进行沟通。

相关研究证明,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家人保持亲密关系和良好互动的,融入社会并取得事业成功的可能性要高得多。我们希望您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每周至少交流一次,如能每天都和孩子通过视频、语音聊聊天更是再好不过的了。交流中,要关注孩子的语气、体会他们的心情,不只关心孩子的生活,还要关心他的思想。孩子的思考,对的、建设性的,您一定要给予肯定;错的、片面或者偏激的,也一定要耐心劝导。如果遇到难题,可主动与我们联系,咱们一起努力解决。

       建议家长朋友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大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相比中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有老师盯着上课、自习和作业,学生个人支配的课余时间增多,需要完成从”学会”到“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学院推出的“外语+”战略要求学生不光要学好外语专业,还要选择一门感兴趣的学科进行学习探索。学院学风浓郁,通过“爽朗晨读”“高效晚自习”“外语文化节”“悦读·乐写”“语音过关”“背诵过关”等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惜时如金、勤奋好学的习惯。我们还通过为学生配备导师、为班级配备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扎实学业指导、参与学生管理。所有这些工作,为的就是让学生真正将主要精力投入学习,在不断奋斗中学知识、增才干,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偿所愿。

关注学习,建议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关注学生的学习时间。多关注孩子的动态,通过直接沟通(可以是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是室友)或者间接从孩子的朋友圈、QQ空间、微博了解孩子是不是把时间主要用在学习上。有没有痴迷网络游戏,有没有经常流连于娱乐或购物场所……大学生痴迷网络,男生一般是网络游戏,女生则更多表现在“追剧”“刷剧”。

2. 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学注重“学会”、能考高分,而大学则要求“会学”、增长能力;中学教育靠老师严管,而大学则更多要求自律。从高中到大学,学生面临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如果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并尽快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就可能会在学习上掉队,影响成绩,甚至蚕食多年养成的学习自信。您要和孩子多交流,鼓励他们主动向老师和学长求教,多搜集一些本专业学生成功的事例、多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家长也可以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相信您的重视会让老师更加关注您的孩子。

3. 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说明学习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面,既然学习是一辈子的事,那就要从长计议,切莫把一时的成败得失看得过重。家长要重视成绩,因为学习成绩确实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率;同时,家长朋友也应该认识到:同一专业和班级中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在高手的竞争中更应该保持一份平和理性的心态。只要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适应了大学生活后相信成绩会有持续的提高。家长要重点关心孩子在学业上的进步,不光与别人比,更要和自己比;要关心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通过家校沟通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惑。

4.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许多大学生在中学都是出类拔萃的学霸,到了大学发现自己变得不再优秀,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有的学生读了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专业,排斥心理严重无心向学;有的“放飞”自我,在“补偿”心理下痴迷娱乐和享受,荒废了学业;有的学习上遇到困难寝食难安,甚至引发心理疾患……您要关注这些现象有没有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关注学生有没有抱怨、压力或挫败的情绪流露。发现问题要及时开导,必要的时候一定联系我们,共同应对。

二、关注经济

大学生经济上不独立,主要依靠家长的支持。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一,学生的消费习惯也迥然不同:有的家长“有求必应”,导致学生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有的家长宽严有度,学生“量入而出”,养成了勤俭理性的消费习惯;有的家庭经济困难需要学生自己勤工俭学,孩子的压力着实不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学生“聪明”地发现自己多了一个经济来源,那就是各种网络贷款,其中不乏非法的“网贷”“校园贷”。按照法律,学生经济不独立,根本不能从事金融借贷。可是,一些不法借贷公司谋求暴利的贪婪目光锁定了在校大学生,一些学生羡慕虚荣贪图物质享受挥霍无度入不敷出,个别学生盲目自信可以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搞定“亏空”……这就导致在大学校园发生了许多因经济问题引发的悲剧:某学生因为借贷1200元陷入“校园贷”,短短两个月债务高达20余万;某学生借用其他同学身份证件疯狂网贷,挥霍近百万后被判刑入狱;某女生自拍裸照进行网贷被敲诈勒索不得不被迫“肉偿”;某学生因无法偿还巨额网贷在宾馆烧炭自杀……

“校园贷”是一些不法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在网上开展的借贷业务,贷款门槛低,欺骗性强。“校园贷”会产生天价的利息和手续费,会用极端暴力和卑鄙的手段催债、逼债,还会不断骚扰家长和亲朋好友。请您一定要告诫孩子,远离“校园贷”!远离“网贷”!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和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在读期间可以申请减免学费、临时困难补贴和各类助学金,想勤工俭学的还可通过学校的“勤助中心”获取安全的工作岗位。为了解决学生紧急的临时用款需要,咱们学校还推出了“校园无息救急贷”,帮助学生解决燃眉之急……

为了避免学生在经济方面的风险,建议您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孩子的消费情况,建议生活费按月打款,指导孩子合理规划使用。

2、建议家长亲自缴纳学费,避免孩子将学费挪作他用。

3、对于孩子突然提出的大额资金需求,一定要找辅导员核实情况。

4、学生提出的创业和勤工俭学项目,家长一定要帮助认真审核、确保安全。

5、节假日和假期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出行安全,避免陷入“传销陷阱”。

6、多跟孩子强调“以学习为重”,培养勤俭美德,适度降低消费欲望。

三、关注安全

大学生的安全是家长们最担心的事情,确保学生安全也是学校工作的底线。不得不承认,大学生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很多时候根本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或者盲目自信地认为“应该不会有事儿”。除了学校加强安全教育、严格管理之外,恳请家长一定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安全,做好各种防范。在此,建议家长做到以下方面:

1、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杜绝各种违纪行为,纪律是安全最好的保证。

2、要求孩子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离校外出一定要征得家长的同意并按程序履行请销假手续,旅途要保持通讯畅通,经常向家长报告行程。

3、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学校宿舍管理规定和作息安排,严禁夜不归宿、严禁擅自校外租房、严禁晚归,严禁在宿舍内使用违禁电器、吸烟和饮酒。确需校外住宿的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办理相关手续。

4、要求孩子随时保持警惕心理,防范诈骗、传销和人身伤害,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泄露个人的信息;遇到危险,第一时间报警并报告辅导员,向家长求助,切莫自行处理!尤其要抛弃“不给学校和家长添麻烦”的思想!

5、要求孩子个人不要自行办理贷款业务,特别是网贷!遇到困难一定要与家长共同解决。

6、要求孩子注意上网安全,做到“四不”:不轻信、不汇款、不见网友、不发表和转发不当言论和信息。

 

四、关注心理

大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刻,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心理尚不成熟,会在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和发展等方面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心理学研究表明,应对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心理支撑”。大学生的心理支撑体系一般包括家长、老师、朋友等几个方面。作为大一新生,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中学“密友”也天各一方,在这个情感“空窗期”他们很容易陷入孤独和无助。这就要求家长朋友对孩子一定要倍加关心呵护,特别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关心孩子的适应问题。既要理解孩子初次离家独立生活的不易,又要从积极方面多鼓励、多宽慰;既要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困难,解决后顾之忧,又要引导他们尽快树立学习目标,让大学的生活“充实”起来、“忙”起来。最简单的办法,可以通过了解孩子的睡眠和饮食状况判断孩子的心理状态。

2、关心孩子的人际交往状况。教育孩子自尊、自爱、自信,对他人多包容、多理解,以开放的态度主动与师生交往,主动融入集体生活。其中,“不把自己当回事”的自卑心理和“太把自己当回事”的盲目自大是良好人际关系构建的最大障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讲清楚。

孩子吐露的心声,无论是牢骚、抱怨,还是开心的分享,您都要耐心倾听,鼓励、赞赏和信任是最好的情感反馈。相反,“冷淡、漠视”的态度会影响孩子与您沟通的积极性,错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团队免费为学生提供服务;学院有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和年级、班级心理委员共同呵护学生的心理。如果您发现孩子在心理方面有什么问题,一定要与学校及时沟通;如果您的孩子入学前有过心理问题,或者正在进行药物治疗,请一定告诉我们!这个特别重要!我们会为学生保密!

亲爱的家长朋友,我们深知,把您的孩子培养成才,不仅关系孩子的前途和命运,也关乎您家庭的未来和幸福。洋洋洒洒5000字,但我们想跟您说的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构建和谐畅通的家校合作,多联系、多交流、多支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完成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共同努力!

   期待您的回复!

                           外院学生工作队伍

                                                              2019年9月30日  

附件1:家长意见反馈表